广成韵·奠灵
佚名〔未知〕
自古花无久艳,从来月不常圆。飞君堆金积玉,难买长生不死。飞禽可有千年鹤,世上希逢百觉人。生碌碌,死茫茫。要觉何时觉,想长哪得长。浮云烟锁雨,无事叹炎凉。
说什么功名富贵,夸什么锦绣文章。需信到头终是幻,的然限尽梦黄粱。三皇五帝归何处,历代公卿在哪方。但看青史上,谁能免无常。真灵若不昧,华筵来歆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花儿不会长久娇艳,月亮也不会总圆着。就算你积攒下再多金银财宝,也买不来长生不死。飞鸟里就算有能活千年的仙鹤,人世间也很少见到活过百岁的人。活着时忙忙碌碌,死后一片迷茫。要醒悟该到什么时候醒悟?想长久又怎能真的长久?就像浮云被烟雨笼罩,没事时别为世事冷热叹息。
说什么功名富贵,夸什么华丽文章。要知道到头来终究是虚幻,分明是寿数尽了像做了场黄粱梦。三皇五帝如今在哪儿?历代的大官又在什么地方?看看史书就知道,谁也逃不过生死无常。如果灵魂还没消散,就请来这宴席上享用祭品吧。
注释
堆金积玉:形容财产多,非常富有。
限尽:旧谓寿命
简析
此诗以自然现象起兴,借花艳难久、月圆难常喻世事无常,再直指财富买不来长生、长寿罕见,道尽生命有限。又叹人生碌碌死后茫茫,劝人早悟无常,嘲讽功名富贵终是虚幻,举三皇五帝、历代公卿为例证,戳破永恒假象。末句转向对亡灵的祈请,在通透的生死观中,藏着对世人执迷的警醒,语浅意深,满含世事难留的喟叹。
崔篆平反
佚名〔未知〕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
少年志存高远
佚名〔未知〕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焚猪见真情
佚名〔未知〕
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讼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鞠之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