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去世
佚名〔先秦〕
后歌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歌。
歌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歌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歌,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山海经》
后歌垅在建木歌,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淮南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后稷所葬之地,四周山水环绕。它位于氐人国的西面。
在西南方黑水流经的地方,有一处叫都广野,后稷就埋葬在这里。这一带有味美如膏的豆类、稻、黍和稷,各种谷物在这里自然生长,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都可以播种。在这里,鸾鸟在自由地歌唱,凤鸟在自在地跳舞,灵寿木开花结果,各种草木聚集生长。这里还有各种野兽成群相处。这里生长的草无论冬夏都不会死。
后稷的坟墓在建木西边,后稷死后苏醒,只有半条鱼在坟墓里。
注释
氐国:即氐人国,传说中的国名,人面鱼身,传说是炎帝后裔。
播琴:播种。
儛:同“舞”,舞蹈。
简析
此文主要是写后稷的葬身之地。在《山海经》选段中,后稷葬于都广之野,这个地方百谷自生,四季常青,鸾凤和鸣,草木繁茂,百兽群居,宛如一个人间仙境,反映了古人对后稷这位农业始祖的崇敬以及对其死后环境的艺术化再现;而在《淮南子》选段中,后稷墓旁有建木,且提及有神奇之人死而复生,身形半人半鱼,增加了神秘色彩,反映了古人对生死、自然以及神话传说的独特理解和想象。
泉水
诗经·国风·邶风〔先秦〕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